
政策法规强力驱动:
“双碳”目标:中国提出“2030年碳达峰、2060年碳中和”的目标,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。汽车产业是减排重点领域,规范回收、促进材料循环利用是减碳的重要途径。
《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》及实施细则:2019年新规出台,打破了以往“五大总成”(发动机、方向机、变速器、前后桥、车架)只能作为废金属强制回炉的限制,允许其再制造再利用,极大提升了报废车的剩余价值,激发了市场活力。
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(EPR):要求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责任,包括报废后的回收利用,促使车企从设计源头就考虑可回收性和环保性。
市场基数庞大且持续增长:
中国是全球大的汽车产销国,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.4亿辆。根据汽车的使用寿命(通常10-15年),一个规模巨大的报废潮正在到来。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,报废车总量将保持高速增长。
经济价值与资源安全需求:
汽车中含有大量的钢铁、有色金属(铝、铜)、贵金属、塑料和玻璃等可回收资源。高效回收是城市矿产开发的重要一环,有助于降低对原生资源的依赖,保障国家资源安全。
随着技术升级,回收物的价值被深度挖掘,从“论斤卖”到“论件卖”,行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。
环保意识提升:
公众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,非法拆解、“黑作坊”对土壤和水的污染问题被高度重视,促使行业向规范化、环保化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