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亿市场的召唤、清晰的政策利好,让报废车回收这片曾经的“价值洼地”迅速成为资本市场的“新蓝海”。各类背景的投资者和企业纷纷下场布局,竞相抢滩,推动了行业格局的深刻变革。
产业资本是先行者。早期深耕再生资源领域的龙头企业,如格林美、天奇股份等,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积累和技术优势,迅速扩大产能,建设现代化拆解基地,并纵向布局动力电池回收、再制造等业务,力图巩固其领先地位。
跨界巨头强势入局。看到市场潜力的国企、央企以及大型环保集团,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和政府资源,通过收并购或新建的方式进入市场。它们带来的巨额投资加速了行业的整合与升级,推动了规模化进程。
互联网与科技公司赋能。一些创业公司则从数字化角度切入,通过搭建线上平台,连接车主、拆解厂、再制造企业和二手零件经销商,致力于用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和效率低下的行业痛点,成为产业链的“连接器”和“赋能者”。
国际资本与玩家关注。全球领先的回收再制造企业也密切关注中国市场的开放进程,寻求通过技术合作或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,带来更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国际化的市场渠道。
这场资本竞逐的背后,是各方对行业未来价值的坚定看好。资本的涌入无疑将加速淘汰“散乱污”的小作坊,推动行业向资本密集、技术密集型转变。终,拥有资本优势、技术实力和渠道网络的企业将脱颖而出,成为市场的主导者。
